秦皇岛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关于印发秦皇岛市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秦皇岛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爱卫会,市爱卫会各成员单位:
现将《秦皇岛市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秦皇岛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秦皇岛市爱卫会
2025年6月12日
秦皇岛市爱国卫生运动和
健康秦皇岛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
2025年,秦皇岛市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秦皇岛建设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河北省爱卫会工作部署,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城镇创建为载体,创新方式方法,拓展工作内涵,深化社会健康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健康秦皇岛行动,进一步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升。
一、抓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打造城乡人居新面貌
(一)聚焦城镇重点区域。巩固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成效,保持城市主要道路“水洗机扫”全覆盖。重点围绕老旧居民区、 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建筑工地、农贸市场、车站码头、机场和铁路沿线等重点部位和食品生产经营、公共服务等重点场所,清理卫生死角、积存杂物。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完善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并加强运行监管,年底前强制分类区域的城市居民社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二)聚焦农村重点区域。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加强日常保洁,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及时清运。组织群众自己动手清洁家园,村内及周边无垃圾积存。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年底前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力争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持续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探索建立后期管护机制。
(三)聚焦城乡生态环境。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深入开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深化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建设“无废城市”。推动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四)聚焦病媒生物防制。结合季节性特点和群众实际需求,开展季节性统一除“四害”活动,做好病媒生物生态学、抗药性等监测,以整治环境为手段强化孳生地治理,加强宣传指导培训,将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市爱卫办、市卫健委牵头负责,市爱卫会其他部门参与)
二、扎实推进健康秦皇岛行动,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
(五)扎实推进“15+3”健康秦皇岛行动。组织制定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方案并纳入健康秦皇岛行动,与原有15项行动统筹推进。发挥健康秦皇岛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
(六)加强健康秦皇岛建设监测评估考核。调整完善健康秦皇岛行动监测指标体系,完成年度健康秦皇岛行动监测,指导各县区不断改善落后指标发展水平。选取数据来源明确、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的指标纳入2025年度健康秦皇岛建设考核。全面总结2020年至2025年健康秦皇岛行动主要指标目标、各专项行动实施等完成情况。
(七)加强影响健康因素和重大疾病防控。完善急诊急救体系,打造“上车即入院”的智慧急救场景;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管理和近视防控,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持续推进“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开展医养结合、痴呆防治等老年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扎实推进重点癌症和妇女“两癌”早期筛查,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防控。持续构建完善多渠道传染病监测系统,做好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
(八)加快提升人均预期寿命。深入实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行动,加强组织调度推动,定期会商研判、报告工作进展,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探索建立主要影响指标评价机制,加强预期寿命的前置性、过程性指标研究分析,持续提升我市人均预期寿命。
三、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切实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九)多形式开展健康促进。推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2024-2027年),引导医务人员讲科普,做强现有科普专栏专题,开展全市健康科普大赛,培育一批健康科普品牌。规范卫生健康信息发布,依法严厉打击整治伪劣健康科普信息。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科学、客观评价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精神卫生、健康睡眠等科普宣传,做好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引导群众牢固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
(十)持续推进控烟工作。开展第38个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巩固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建设成果。健全戒烟服务网络,积极开展简短戒烟、强化干预、中医戒烟、移动戒烟等多元化服务,不断完善戒烟服务体系。
(十一)探索推进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将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作为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学习石家庄市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建设试点经验,加强调研学习,强化专家队伍支持,力争年探索开展健康影响评估案例。
四、建设健康城镇和健康细胞,着力夯实健康微观基础
(十二)推进健康城镇创建。按照国家健康城镇创建新标准、新程序、新办法,制定我市建设目标、规划及实施措施,加强宣贯、培训、指导,加快推动我市健康城镇创建启动实施。
(十三)开展健康乡村建设。制定健康乡村建设工作措施和评价指引,结合和美乡村建设,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工作。根据各县区推进情况,遴选先进建设典型,促进全市健康乡村建设工作水平提升。
(十四)推进健康细胞建设。持续开展健康促进医院建设,积极向省推荐优秀案例。培树健康家庭典型,做好家庭健康主题推进活动,推广“政务+”家庭健康服务模式和“冀小康”家庭健康服务站项目。积极推进健康企业建设,开展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推动用人单位依法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提升职业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抓实市直机关健康食堂创建,探索开展健康机关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健康学校建设,各校健康教育开课率保持100%,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持续提升。
五、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高质量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秦皇岛建设
(十五)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动员优势,利用爱国卫生月、纪念日、节假日等时间节点,协同各有关部门,发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围绕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更加有针对性开展爱国卫生专项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卫生健康问题,形成爱国卫生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
(十六)强化组织动员。健全各级爱卫工作网络,发挥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融合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秦皇岛行动。深化企业、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单位参与机制,组织动员志愿者积极参与,提升参与深度广度。做好工作简报投稿和优秀案例推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努力营造爱国卫生人人参与、健康生活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
(十七)加强作风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为基层减负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研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决抵制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发生。强化指标监测,完善数据管理,提高爱国卫生工作信息化程度,切实减轻基层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