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农村地区加大医疗资源投入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增加对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和药品供应的投入,有力改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条件。一是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覆盖率在95%以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到100%。2023年,我们组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服务方式,加强医疗质量控制,提升检验检查、住院服务能力。截至2023年底,我市共计4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15家达到推荐标准,5家机构达到社区医院标准。二是组织各县区对纳入一体化管理的2197个村卫生室全部进行了清产核资,建立了台账,统一规范了村卫生室门牌标识,对场所建设不达标的村卫生室进行了建设整改,实行四室分开(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公共卫生室),相对独立,按照规定配置相应器械,对缺少、老化、损坏的设备进行了重新配置,所有村卫生室均配备了洗手盆,有条件的村卫生室配备了水冲式厕所,同时对村卫生室进行了环境卫生整治和美化。
二、巩固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县域医疗救治龙头作用。县级医院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疑难杂症患者向上转诊服务,接收超出乡镇卫生院能力范围的患者并对乡镇卫生院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二是拓宽乡镇卫生院医疗救治服务功能。乡镇卫生院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咨询、诊检、治疗和危急重症病人的初步现场急救与转诊。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和功能定位,加强儿科、中医、精神心理、康复、疼痛、呼吸、口腔等科室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儿科、全科和呼吸道感染疾病诊疗能力,2024年底前力争实现6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开展儿科门诊服务。同时,我市以特色专科建设带动机构整体发展,逐步实现“一院一特色、一县一品牌”。持续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旗舰”国医堂建设,力争到今年年底前,全市所有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为基层群众提供规范的中医药服务。三是明确村卫生室“小病”救治基础作用。村卫生室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康复指导及危急重症的初步现场急救和协助转诊服务。进一步落实基层政府主体责任,保障纳入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基本运转需求,深入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做到产权明晰、建设标准、形象统一、管理规范。
三、提高医务人员诊疗水平
一是建立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形成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依托市第一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组织开展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提升医疗人员基础业务水平和综合职业技能。二是加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时更新医学知识和技能,适应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按照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指南,依托网络数字化课程,大力发展远程继续教育,普及全科适宜技术,实现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全覆盖。积极开展基层全科医生进修培训和学历提升教育。强化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县级综合医院在农村基层全科医生进修培训中的作用。加强对全科医生的中医药和康复医学知识与技能培训,将中医药作为其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提供中医诊疗、养生保健康复、健康养老等服务。三是加强医务人员道德教育,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和贴心的医疗服务。今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我们积极组织全市医务人员参加“医者仁心·健康同行”公益健康知识云课堂讲座,讲座内容围绕“关注关爱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关注医患关系”的关主题展开,切实提升了医务人员健康素养水平。
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建立健全城市支援健康乡村建设机制。完善城乡协同、以城带乡帮扶机制,深化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有计划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指导基层、下沉服务作为县级以上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责。建立健全城市三级医院包县、二级医院包乡、乡镇卫生院包村工作机制,将支持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帮扶内容。
五、加强督导检查
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健康治理和监管,制定绩效评价体系和实施方案,定期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基本药物、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督导检查,将督导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并与补助资金拨付挂钩,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结合您的建议,不断压实基层主体责任,完善各类方案措施,细化工作标准,强化队伍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提高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和能力建设。
秦皇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8月30日